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时间:2024-02-10 17:21:32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研修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

带着夏的余温,嗅着秋的气息,9月20日,我有幸作为黄石市初中语文学科代表,前往江城武汉参加了“国培计划(20xx)”——湖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指导者培训。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十天的国培生活接近了尾声。十天扎扎实实的培训,紧张而又充实,既有省内外专家的精彩讲座,也有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观摩学习;既有学员之间的热切深入讨论,又有个人成长规划的交流展示。聆听,我们吸纳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我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交流,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反思,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01名学员,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回想这段培训时光,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也有激动的瞬间……

  学习中开启智慧

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在属于自己的围城中,载着肤浅的知识储备,带着困惑与迷茫前行在教育的路上。对于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而言,仅靠这些“粮食供给”在教育道路上无疑是无力远行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幸运的我参加了此次培训,能够现场接受来自省内外专家和各地名师的“面授”,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嘲头脑风暴”,是一份精神盛宴。他们的新理念、新观点使我如沐春风,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开启了我的智慧。

“校本课程,为每个学生的需求而设计”,慢条斯理的曹书德老师介绍了全国知名课改名校北京十一中“选课走班,无行政班”经验,让我们这些一直困顿在传统教学中的“井底之蛙”大开眼界,也看到了中国教育未来的希望。陈大伟教授“人因思而变”的观点让我看清了教学的本质。“你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你还想过怎么教?”“如果你下次教,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从提供思想转变到促进思想,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我们的课堂就没有了旁观者。张祖春研究员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中三个维度解读概括为:愿教,乐教——能教,配教——会教,善教,不仅通俗易懂,不只让我明确了教师的专业标准的内涵,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们该怎样去建构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华中师大的郭元祥教授提出的“发展性课堂”正好触到了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的痛处。蒋红森老师更是用他的魅力给我们上了一堂语文专业指导课,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有选择,才有效益”,语文课“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在于建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生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反思中醍醐灌顶

有学习,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思想的火花!十天来,我的思维被激活,心得体会《国培校本研修心得体会》。在收获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华师博导郭元祥教授讲《深度教学:理念与策略》时,举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解读背影的意义后,我突然明白:作者不仅是在述说一种亲情,也是在诠释生命和死亡的意义,看父亲的背影离去就是在目送生命的离开!死亡是什么?就是看着亲人的背影离自己渐行渐远而无法挽回!我反思自己怎么讲了很多遍《背影》就没有讲出深意,如果我教学中多角度审视文本,换一种方式去追问文本的意义,我现在还会是个教书匠吗?我还会教学离开教参就无所适从吗?黄冈市教科院黄建军老师讲《备课改革:“两改六落实”方案》时,讲到不少教师不研《课标》,不钻教材,一味寻找各种各样的备课材料,全部实行“拿来主义”。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拿到一篇课文,自己读懂多少,读到什么层次?上课讲的都是教参上的东西,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有收获,怎么会得到提高?我一直奇怪自己怎么越来越不会教课了,现在明白了备课中不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开发教学资源、自我阅读,是在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教师的内功深了,备课才有底蕴,有深度,有针对性。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打开一扇学习语言文字之门,引领学生对看似平常的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思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试想我们教师现在有几个真正静下心来去读书的?我们连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读作品都没有读过,我们怎么指导学生读书?我反问自己:我做到这些了吗?我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的原因了!

研修期间,我们还始终思考一个问题:农村落后地区教师校本研修积极性本来就不高,为什么大多老师还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就这一问题我曾经与省继教中心王金涛主任在报告现场进行互动交流,并引起参训学员们的兴趣。说老实话,对有专家答疑认为是教师幸福观出现偏差,是因为教师工资待遇低所造成,我有疑惑也有了自己思考后的答案。的确,教师工资待遇低是教师当前工作热情不高,懒于提升专业素养的主因,但问题是我省今年大幅度提高了教师工作待遇,是不是老师们会自觉涌向通往自我成长的校本研修幸福之路呢?我看主要是我们整个校本研修生态出现了问题,北京市十一中学的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校本课程改革,为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试想,如果把你调入北京十一中,你有让学生自觉选你的课并喜欢上你课的自信吗?你还敢不自觉参与校本研修吗?

  收获中暗下决心

丰富多彩的国培内容让我反思很多,也收获很多。十天紧张有序的国培学习,专家、教授们的殷切教诲,高屋建瓴的理论,鲜活生动的课例无不在我的心里泛起涟漪。38位“顶天”“立地”的省内外专家名师授课指导,101个“志同道合”的同伴互助交流研讨,我收获着新的理念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震撼!顺利完成了傅华强主任提出建立优秀教师“同仁圈”,完成“四个一”即结识几个学科专家、深交几位同行朋友、研究几个专题问题、分享一项特色成果的培训要求和目标。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为伴。有了名师的指导,我暗下决心:培训结束就是我经过“修炼”之后的重新开始,我一定用这些新的理念服务学校、服务老师和学生。叶显发教授要求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大师,而非教书匠。我们可能在教学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遵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力求每节课都上得扎扎实实,让学生课课有收获。再比如多读书,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教学理论,提升我们自身的素养,进而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同样,作为教师,只有通过阅读的不断积淀,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性格”。还有,我过去一直头疼的作文课,我要按蒋红森老师、陈水明老师讲的办法,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努力在教会学生“怎样写”和“写什么”上下功夫,做到规划有序,指导有效,以人为本。评上高级教师职称 ……此处隐藏21220个字……)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在校长的带领下,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教育改革、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方法和教学艺术成果,积极参加各类报刊发表和论文评比。

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我们还以课题为载体,让教师带着课题研究,带着问题学习,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1.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中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将共案、个案、共同研究有机结合,坚持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制度,重视抓好实践反思,同伴互助,骨干引领三个要素,突出课堂教学研究,建立了“教师独立备课--问题说课--集体讨论--上课听课--评课反思--专家引领--行为跟进”的教研模式,保证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在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中发挥群体效应,提高教研质量。

2.魅力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课、做课评比活动。校本研修的主阵地在课堂。在研究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展示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我校校本研修中的一大重点和亮点。组织教师上好“四课”。即:以备课组为单位推选的“评优展示课”,名师导向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全体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讨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一节研究课,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先由执教者作教学反思发言,然后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围绕教学细节或典型案例,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进一步促进同伴互助,加大教师的互动力度,研讨结束后所有过程资料都要存入学校校本教研档案。通过课堂实践、教师评课、研讨,这些一次又一次校本研修中,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3.开展课题专题研究,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提高。我们要求各教研组把教师在工作中的重点及疑难问题拟定成课题和专题,开展专项研究。如数学组的研究专题是《有效交流策略的研究》、语文组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促进科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成果,也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已有的经验。

4.开展“师徒结对”。开展“师徒结对”,实现以老带新、以老促新。明确师徒结对的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学习形式及效果评价等工作环节,把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师徒结对工作,便于她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专业引领,快速成长。

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注重专业引领,才能为校本研修提供方向指导和学术支持,使校本研修得到实质性进步和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把握好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

1.聘请专家现场指导,使理论迅速走向教学实践。我们十分注重发挥专家尤其是本地专家(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专家报告、听评课、交流、座谈等形式,向教师传输前沿信息,让教师了解课程与教学的现状,让理论走向实践。通过教学现场指导,让教师和专家面对面讨教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2.组织校内教学理论专题讲座。在理论学习上我们的想法是眼睛不仅要向外,还要向内,重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好现有的资源优势。要求中层以上领导轮流主讲,主讲人发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共同研究。

3.发挥本校骨干教师作用。如何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本校的骨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学校举办一次业务讲座,至少在学校举办一次经验交流,要充分准备,有完整详细的讲稿。

(2)至少要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并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核心作用。

(3)每学年要固定不变地指导一位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8节,每学年讲指导课不得少于6节,并有评课和指导记载。

(四)校际联动,相互成长。

为拓展教师视野,扩大教师的信息量,增加对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我们加大了校际性的培训力度。在立足于自己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与兄弟学校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谋求学校的共同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开展

了校际间的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学观摩,如开展跨校的教研活动、公开课、研究课等学科教学交流活动及学科教学评比活动,老师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

(五)网络研修,辅助成长。

利用好网络空间,探索网上研修新思路。近几年,我们海港区教研室要利用好网上资源,建立各科的博客,搭建网上学习平台,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为教师提供的网上信息平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会使用网上的教育论坛,在论坛里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布消息,解答疑难,与专家交流,聆听专家的观点,从而使教师能更快捷的获取教育教学信息,把现代教育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在论坛交流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下,我们新生路小学教师尝到丰收的喜悦,让我们新生路小学学生享受了充满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狠好的培养和锻炼。当然,还有很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5

本人通过一年多校本研修的学习,大多数教师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习苦,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而,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教学是否有效,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具体看是否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

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学会组织、协作、思考和交流。

总之,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是

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是终生的学习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需要我们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学效能,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完善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